水果月饼里面只是冬瓜馅
月饼的重头戏是馅料。虽然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,但省城市场上早早的就出现了散装、礼盒装月饼。去年月饼馅料新标准实施后,规定月饼包装上必须标明馅料成分,近来有细心消费者发现,月饼馅料成分挺稀奇,不少水果味的月饼馅料竟然是冬瓜。

多为冬瓜馅,水果味月饼非水果月饼
中秋临近,月饼、大闸蟹等节令食品纷纷上市。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,消费者在购买节日食品时,往往只关注价格而忽略了产品标签。一些果味月饼,貌似采用水果原料制作,实则找不到水果成分,而是采用了食品添加剂“调味”。
果味月饼用食品添加剂调味
近日,市民钟女士向记者报料称,在体育中心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里购买的一盒冰皮月饼,有多种口味,包括木瓜味、蓝莓味、牡丹花味等。原本以为月饼里会有木瓜和蓝莓,但查看配料表却发现,主要成分是绿豆和白砂糖,还有各种食品添加剂,根本没有水果成分。“看到有色素栀子黄和食用香精,可能木瓜味就是这样调出来的吧。”钟女士说,在蓝莓口味的月饼配料表中,她发现了栀子蓝和食用香精。
记者走访市场发现,不少果味月饼中都含有一种特殊成分——冬蓉。一款凤梨味月饼中的冬蓉成分大于等于70%。根据配料表中冬蓉成分的介绍,主要包括冬瓜、白砂糖、植物油、麦芽糖醇液、凤梨香精、山梨酸钾和脱氢乙酸。
水果味月饼并非水果月饼
果味月饼没有水果成分,却冒出了冬瓜成分。到底怎么回事?对此,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水果味月饼用冬瓜馅做基料很普遍。“冬瓜纤维含量高,做出的月饼口感好。”该人士承认,月饼中使用冬瓜,最主要的原因是成本较低。
该人士提醒,那些采用冬瓜加水果香精做馅料的月饼只能叫果味月饼,而不能叫蓝莓月饼或木瓜月饼等。
记者查询发现,月饼国家标准规定,月饼馅料中果肉含量超过25%才能叫水果月饼,低于此标准则为水果味月饼。
事实上,大部分水果味月饼中,也没有哈密瓜、草莓、水蜜桃等鲜果,而是冬瓜纤维加香精、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合成。采访中记者看到,大部分冬瓜馅的月饼,确实在包装上标注着“水果味”月饼,但还是有不少消费者表示,包装上标着水果二字,里头却没水果,让人有种被误导的感觉。
生产企业为何喜欢用冬瓜做水果味月饼的基料呢?上文提到的食品企业负责人表示,冬瓜本身就是一种很适合用于精加工的农产品,无色无味,很适合用来调味,记者了解到,生产企业用冬瓜做水果味月饼的馅料,也与成本有关,据了解,用鲜果做原料的成本比冬瓜+食品添加剂的成本高出不少。